电火花加工和高速铣削加工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15-06-12 10:19
牧野电火花成型加工是一种放电热腐蚀的加工工艺,在放电加工时几乎没有机械力的作用。而高速铣削加工则是一种采用一定几何外形的刀刃进行切削的加工工艺。即使从这些经常不太注重的区别中,就能为某些应用确定基本能力的一些特征。高速铣削加工是通过加工转向,在制造石墨电极和铜电极中站稳了脚跟,从这个角度来看,高速铣削工艺已成为牧野电火花加工工艺的一种互补的加工工艺。
牧野电火花加工机床和高速铣床的运行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称的。前提是以相同类型的机床进行相互比较。在进行这种比较时,等费用的考虑是尽管高速铣削有明显的长处,但对于一些几何外形复杂的构件,只能采用牧野电火花机加工才能精密和可靠地进行加工。
与牧野电火花加工相比,高速铣削还受到另外一些条件的限制,即型腔深度对宽度的比例。型腔深度对型腔内壁转角处半径的比例对高速铣削也有着类似的限制。对此,两种加工工艺可以例如在加工单元中不同平常地进行组合是有意义的。对于这种组合,通过牧野电火花加工来完成那些用高速铣削不可能完成的加工任务。
在最近的十年里,高速铣削不仅减少了电火花加工的市场占有率,而且也使常规铣削加工减少了市场份额,高速铣削还挤进了硬加工领域。
从可以达到的加工表面质量来看,目前,这两种加工工艺都能达到同等的水平,而高速铣削则占有小小的优势。在实际生产中,牧野电火花加工受到下列限制:电火花加工所能达到的加工表面质量取决于电极的作用面积,若增大作用面积,则所能达到的表面质量会下降。
可以认为高速铣削是一种快速的加工工艺。粗加工时,在所能达到的单位时间材料切除量,或精加工时,在单位时间可实现的加工表面积,高速铣削比电火花加工有着3~4倍的速度优势。但是,就无人操作运行来说,牧野电火花加工设备在自动化运行方面应该说过程是比较可靠的,这种设备在一天工作之后还可以继承运行。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切割方法”是一种全智能控制电极丝往复走丝的方法,是往复走丝四十多年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创新,是对传统加工方法的一次革命,它彻底颠覆了往复走丝机床是“低成本、低精度”的传统观念。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精度”的全新之路。
江苏三星机械发明的这种切割方法,具体是将贮丝筒加长,使贮丝量增加。加工时,将贮丝筒上的电极丝分成三个工作区域,即粗加工区、半精加工区和精加工区。在多次切割(即一刻两修或一刻四修)时,将被加工工件的粗、半精、精加工分别使用不同区域的电极丝进行切割。粗加工时,利用贮丝筒上电极丝总长的二分之一;中加工时,利用总长的四分之一;精加工时,利用总长的四分之一。
长时间加工后,电极丝的损耗主要集中在大电流、大脉宽的粗加工段,而半精加工段的电极丝损耗,仅为粗加工段的三分之一左右,精加工段电极丝损耗则小于0.001m。经过一割二修或一割四修加工出来的工件,采用该切割方法,可以确保小批量模具(如电机模的冲头)零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一致性;加工大型模具工件时,其加工精度,粗糙度不会因为电极丝损耗,而使切割的产品精度、粗糙度下降。其加工精度可以和慢走丝(单向走丝)相媲美。
由于精加工段电极丝的加工电流和脉冲能量很小,所以精加工段电极丝损耗及表面的电蚀坑也非常小,使得电极丝在长时间的加工后,表面仍能保持很好的粗糙度和圆度。而传统机床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共用一段电极丝。用不了多长时间,电极丝损耗和表面粗造度的变化较大,不但被加工零件的精度下降,粗造度也同时变差。本切割方法弥补了传统往复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因电极丝长时间加工损耗,降低加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的缺馅;
传统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一年运行成本仅1万-1.5万,而慢走丝一年运行成本需6万-10万,年运行费用约为慢走丝的1/6左右(不包含电费、人员工资、折旧费等)。但慢走丝具有加工粗糙度好、加工精度高的优点,这是传统快走丝机床无法实现的。
运用“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切割方法”,既保持了往复走丝原有“低价格、低使用费用”的优势,又能实行精度高、粗糙度好的一体加工。因此,使用这种切割方法可以让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成为一种高性价比的高精度、高粗糙度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服务热线:0531-86988089 技术咨询:15726107933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关大街77号
友情链接:激光切割机 光纤激光切割机 金属激光切割机 开沟机

